扬州市朱自清中学(原扬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)文明创建
首  页 单位概况 道德风尚 业务工作 文化建设 民主管理 内外环境 组织领导 创建重点
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:首页 > 道德风尚 > 道德教育
道德教育
道德教育
社会责任
文化建设
 
道德教育
清风课堂——朱自清中学开展“双减”课堂物理教学研究
作者: 发布于:2022/4/5 10:31:47 点击量:

 为了提升学生物理学习综合素养,增强“双减”课堂教学效果,3月31日下午,朱自清中学开展了物理教学研究。孙恒茜老师展示了《牛顿第一定律》课堂教学,通过组织学生实验,提升学习能力,收到了理想学习效果。

       孙老师在《牛顿第一定律》课堂教学中,以问题解决为指向,培养学生思维发展;以组织学生动手实验为主体,培养学生观察、分析、推理能力和科学精神。

科学猜想:感悟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

       上课伊始,孙老师从人们常见的生活现象入手,组织学生开展两个物理现象的科学猜想:①“风吹树摇,风停树静。这说明什么?”②“足球被踢出去之后,脚对足球没有力的作用,此时足球会怎样?最终足球会停止的原因是什么?”
       投石击破水底天。问题抛出后,同学们便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,有的独立思考,有的合作探讨,有的画图求解,真可谓“八仙过海,各显神通”。他们“摸着石头过河”,在思考、探讨、质疑的学习环境中发展自我,历练自己,经过一番努力,终于找到了科学答案: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。对物体运动的科学猜想,不但激发了学生内在潜力,而且帮助学生建立了物理学习科学思想。

做好实验:由观察发现推理出牛顿第一定律

       “一切物体,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,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”,这是牛顿第一定律。为了探究这个定律,孙老师组织学生开展了“一个运动着的物体”实验活动。同学们按照实验步骤,先组合“长木板、小车、毛巾”实验器材,后根据实验步骤,开展多样化问题的实验,再用表格记录一次次实验获得的“阻力大小”“小车运动路程的长短”。
       孙老师介绍牛顿是在伽利略等科学家研究的基础上,对大量的实验事实进行深入研究,总结出的一条定律,同时,自然引出亚里士多德、伽利略、笛卡尔物理研究成果,扩大学生视野。
       随后,在组织学生学习惯性知识时,运用大量实验活动,引导学生观察、思考、质疑、发现和陈述,培养学生物理学习综合素养科和科学探究精神。

深度研讨,推进“双减”课堂物理教学提质增效

       课后,初二物理备课组长孟惠敏老师主持了教学研讨,大家充分肯定了孙老师的课堂教学。

       袁洪勇老师认为,课堂教学坚持问题引路,指向解决;实验内容丰富,重视课堂学习效果评价。
       王彧主任点评说:如果课本是戏剧的脚本,那么孙老师就是很好的导演,将脚本组合成一段精彩的剧本。教学过程重视矛盾引出和解决;根据生活现象,引导学生观察、推理、得出结论。
       徐洪老师点评说:课堂密度高,讲授得当,师生配合协调;围绕定律,讨论静止和运动非常清楚,惯性与质量关系处理精巧,能体现物理学科教学思想。
       王乐会老师点评说:准备充分,ppt很精彩,问题很有趣味;实验丰富多趣,引导性强,学生表达能力比较好。
       孟惠敏老师点评说:切合学校“指向问题解决的深度教学”课题实践,知识点讲析细致到位,坚持“现象——实验——练习”,效果达成度比较好。如果注意斜面的引入,效果会更好。
      吴洋、施惠中、周元等老师也从不同角度作了精微点评。
       最后,高健副校长强调,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会产生知识变化,大家要认真研究课标,把握怎么教,怎么学,怎么练,要把研讨的过程作为提升的平台,增强内功,加大磨功,突破瓶颈,开拓新路。

版权所有:扬州市朱自清中学 225009